我不會放棄未來。
- 「AKIRA」問世後歷經15年,大友克洋監督全新推出的浩瀚冒險故事。
- 為了終極能量「蒸氣球」,少年發明家.雷即將展開冒險!!
故事舞台為19世紀中期的英國工業都市——曼徹斯特。當時的英國正積極推動工業革命,倫敦也因為舉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而顯得格外熱鬧。某日,雷收到祖父寄來的一顆神奇「蒸氣球」,而一群神秘男子也隨即來到雷的家中。為了保護這顆祖父所託付的蒸氣球,雷與這群男子及其背後的組織.歐哈拉財團周旋對抗,開啟了一場驚險刺激的爭奪大戰。最後,雷發現這顆蒸氣球擁有足以改變歷史的能量,並得知了歐哈拉財團急欲取得蒸氣球真正目的。為了科學與人類的未來,雷化為「蒸氣男孩」,衝向天際奮力翱翔!
《蒸氣男孩》於2005年首次在台上映,當時還在就讀小學的我無緣以電影院的規格,「百分之百」感受「蒸氣」噴發迸射間滿滿地震撼與磅礡,加上「蒸氣龐克」題材在先備知識上本就有著一定的進入門檻,因此我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喜歡這部動畫。我反而是在DVD一次又一次兩個小時不間斷地旋轉中,漸漸地對《蒸氣男孩》熱血沸騰主旋律以外的獨特性格,有了越來越多不同的感覺。(前幾年甚至在串流上買了數位終身版)
這週通勤時一滑到重映的消息,日復一日的平靜日常立刻被內心澎湃的欣喜所主宰。在終於能「在大銀幕親身體驗」這始終在我的成長過程、記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作品的興奮浪潮稍退後,緊接而來的便是一幕幕如泡沫般浮上水面的深刻回憶:起初覺得有點恐懼,越看越有性格的生化人爸爸愛德華博士;從煩人到討喜的驕縱女主斯卡蕾特,特別是她發現戰爭的殘暴後那幾個下定決心的特寫;另外就是以「鐵道之父」為原型,拿滿小時候對偉人的崇敬紅利,先入為主就好感爆棚的史蒂文生先生。而確實,當片頭的 STEAMBOY 字樣以齒輪打出,雖然時隔十數年,或許情節稍有淡忘,卻也再熟悉不過。
「《蒸氣男孩》是獻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查詢重映資訊時,看到導演大友克洋當時表示,希望使孩子們在觀賞精彩的冒險故事時,也能對戰爭、能源、科技所帶來的利弊有進一步的思考。這其實也是在得知重映後,最引我深思的一個議題。
小時候的我們往往能理解並為之沸騰的,大概都源自於從「邪不勝正」、「正義必勝」出發的「二元」與「勝負論」,簡單直接的「正義」就是真理。然而價值觀經過經年累月的形成與磨礪後,說著「不超越常識就無法進步」、「科學就是力量」的序幕爺爺與魔化爸爸,怎麼樣也不等於片中歐哈拉財團主席賽門藉由戰爭進行火力展示,在動畫媒介的呈現下看來愚蠢可笑,實則真實卑劣、草菅人命的斂財行為。
話說回到「在電影院裡看《蒸氣男孩》」,預算時時刻刻每一幕都在燃燒的18萬張原稿,就應該在電影院裡看過一次。《蒸氣男孩》的細節真的太多太多,從穿梭於巷弄、蒸氣機關的分鏡,鐵道上陸空追逐的繁複視角,到上升時一覽蒸氣城內部結構、登頂後倫敦萬國博覽會的壯闊,最終集大成於蒸氣城突破地心引力的那一剎那;每個管道、螺絲的狀態,手稿上的設計,景物的複雜層次和豐富鏡位,操控台多餘但華麗至極,其實可以直接改成望遠鏡的鏡片軌道,與蒸氣城玻璃破裂時倒影出雷與斯卡蕾特夜遊博覽會的那幕,這一切一切真的太令人屏息。
而或許是設備的細膩度,也或許是小時候膽子太小,還記得一開始我對於「蒸氣」有種現在看來荒唐的恐懼,總是被突然、刺耳的聲響 Jump Scare 到。實不相瞞,今天在序幕看到爸爸愛德華還未「人造人」化的樣貌時,瞬間開始擔心等等可預期的爆炸或蒸氣噴射。然而「蒸氣」從京站威秀的音響噴射而出的感覺不只磅礡帶勁,從隱約到全面漏氣的細膩變化,也讓我得以更融入情節與氛圍中,穩住心態沒有挫到,兩個小時安全下莊。
在「蒸氣龐克」本身術語繁多,如動力、壓力、幾號閥門的門檻外,對小時候的我而言《蒸氣男孩》是部複雜的電影,不只幕數多,幕內的情節也如層巒疊嶂般飽滿。無論是曼徹斯特搶奪蒸氣球的種種手段,或是銷售戰爭與蒸氣城啟動時,一招未老一招又出的豐富情節。而應該又是年歲增長的緣故,總覺得敘事上比印象中更緊湊快速,對於角色的塑造上說實在不夠細膩。例如比起助手大衛黑化的有跡可循,史蒂文生對於科學的觀點就有點曖昧,又如雷、女主斯卡蕾特和爸爸愛德華進度飛快的初見面。
然而這些現在看來略顯粗糙的鋪排,並不影響電影中最核心的化學反應。不管是爺爺和爸爸父子在「虛妄執著」的中心再度聯手,「讓大家看看爸爸的發明,只是可能會被嘲笑。」前一刻還生人勿近的蒸氣城,下一秒立刻變出旋轉木馬和摩天輪,搖身成愛德華口中不斷提到的「遊樂園」,引人發噱的同時,更放大了父子冰釋的暖心。另外當然就是女主嘴上驕縱,實則無比關心雷的種種舉動,特別在蒸氣城歸於塵土前的生死關頭,渲染至極限。
「就像這城裡的人,都認為往最繁鬧處走,就不會迷失。」-方太初《越過鐵絲網去看海》
回到大友克洋的話,比起戰爭與能源,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科學?我想借用香港作家方太初在小說《越過鐵絲網去看海》,透過香港本地人的口告訴其台灣友人如何認得香港街道的這句話。電影中海軍上將提到洛伊德和愛德華是「連科學院都進不了」的人,然而到後期龍套化,試著用火車拉下蒸氣城的史蒂文生,卻看到了他們發明的關鍵-「獨創性」。科學的進步,往往源自於爺爺和爸爸「不超越常識就無法進步」的信念。如同最近的「元宇宙」,不可諱言我也是站在認為這是一場「雪紅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炒作大秀的一方,然而誰也說不準,元宇宙會不會如同蒸氣城一般,徹底顛覆電影中當時其他人的一切想像。
而既然科學進步了,那應該是好事,誰不喜歡科學進步?從動力、電子組件到資訊科學,一、兩百年來人們的生活不斷地因為科學的進步而蛻變進化。然而電影中蒸氣城的落幕,卻是惆悵的。玻璃片片破碎,零件個個落下,歸於冰花的華麗謝幕,是它最美的樣子。當冰柱在孩子的觸摸下瓦解,生人勿近的堡壘就如同洛伊德博士說的一樣-「泰晤士河會沖走一切。」冰花散去後,殘餘一個個終將掉入河裡的組件。若進步就等於好,最美的應該是它傾頹消散的樣子嗎?鏡頭拉遠,雷擁著斯卡蕾特,穿著蒸氣噴射服在天空留下一道漂亮軌跡。在《蒸氣男孩》的最後一幕,眼眶隱隱含著感動的淚水,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傳唱不多,卻最像我。」-梁詠琪《B面第一首(國)》
被「科學就是力量」、「要超越常識」的A面沖昏了頭,而忘記了序幕時自己真正想活出的B面,不也是種迷失?
柏C的推薦指數:9.2分
爽度:10 劇情:8 氣氛:10 演技:9 題材:9
柏C的2021影評/心得總目錄[敬請期待!]
歡迎按讚追蹤我的FB粉絲團[點我]
《蒸氣男孩》電影預告: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失控的科學:
日本映畫三連發:
蒸氣龐克外的另一種龐克:
#睽違一年三個月的影院觀影! #感謝佛心京站威秀大廳相挺! #大銀幕更顯磅礡的熱血沸騰! #耀眼的信念讓社畜眼眶含淚! 《蒸氣男孩》橫跨時空的熱血沸騰,半熟以後的信念與迷失[屬於大銀幕的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