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 國賓大戲院
「現在全世界每個人的命運,都成為你的責任。」
隨著錄影帶中總統的聲音娓娓道來「生存體」的威脅,才知道自己為什麼始終想不起阿湯哥這次要對抗的反派是誰——因為所謂的反派根本不是個人,而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登場的 AI。
在上一部《致命清算》中電影「萬事問 AI」,而生存體也一次次地將角色的退場、轉變等重要轉折預告在前。比起因此認知到 AI 的強大,對我而言其實更多的是對不論文、武戲驚喜感與期待值的減損。
緊密承接自《致命清算》,這次《最終清算》的開局不算樂觀,然而在伊森韓特面前,又有什麼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呢?透過銜接上下兩部的前情提要,「跟 AI 較勁」被一體兩面地化為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阻止末日戰爭、拯救世界。同時生存體相關的設定也大幅簡單、任務化,讓電影的主軸聚焦在主角們背負著世界快將滅亡的巨大壓力,拼命完成任務的過程。
在這些爭分奪秒的行動中,不管是為了躲避追蹤,既現代又復古,再加點神秘感的作戰計畫,還是緊湊的動作與特技橋段,都不斷地告訴我們老派且浪漫,一人擔起全世界的英雄情懷,就是阿湯哥的主場。
片中主要有飛上天的空中追逐,和潛入水底、取回裝有生存體原始碼的「馬蹄鐵」這兩大場面,當然總是無法一次成功,一定要一波三折的設計或多或少令我到後來覺得有些冗長,但極具臨場感,讓人不時屏息的特技演出(特別是伊森在空中跟蓋布瑞纏鬥時,機尾還被蓋布瑞的螺旋槳撞得破破爛爛),真的是且看且珍惜。
「你要把全世界的命運,賭在一眨眼的時間?!」
而在單純化目標外,《最終清算》在劇情進入後半段後,不斷強調全人類的存亡,只在「一眨眼的時間」。近乎洗腦式的強調,使我不禁反覆想像綠燈亮起,困住 AI 的一刻應該是怎麼樣的。當葛莉絲拔起變成 USB 小夜燈的生存體,看著想像是否成真,有沒有以預期的方式實現的瞬間,認真比什麼動作戲都更令人屏息。
隨之而來的則是激動(有觀眾直接拍手 XD)。然而任務化同樣有其缺點,當焦點都放在阿湯哥的身上,其他角色難免顯得扁平、功能性。無論是班吉從喜劇擔當,到開始領導團隊(雖然在觀測站一開口就破功),或是派瑞絲由殺人到救人的對比,電影中配角的成長弧線同時也被簡化。但蓋布瑞在這部裡的壞笑實在超級單調,應該算是簡化帶來的少數好處(誤
整體而言很喜歡《最終清算》上至題材,下到執行面都一以貫之的老派浪漫。謝謝有阿湯哥,不只拯救了電影裡的世界,也給予了我們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所需要的老派與浪漫。
Btw,總覺得這集蠻認真在營造笑點,最印象深刻的當然是跟伊森充滿淵源的觀測站夫妻,北極那段有兩三次突然就大特寫老婆的笑容,超級迷因。然後阿湯哥的偶包好像也變輕了,序幕為了保護葛莉絲打得乒乒乓乓像在做菜一樣,有夠荒謬 XD
2024.05.24 寫於台北
→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 《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第一章》「少一味」的雙倍奉還
-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自信滿點的大氣之作!
- 《捍衛戰士:獨行俠》大型製作的「職人」精神[貨真價實的電影英雄!]
- 《美國製造》麻煩都是美國製造
- 《星際異攻隊3》以理解為名的完美收官
在入場前回想一下上一部(發現沒什麼印象 XD),讓你的《最終清算》更好看🤣 .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給予世界所需的老派浪漫 #有雷…
View Comments
話說最後兩個被生存體取得核彈控制權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是不是有點不太尊重 XD
其實《最終清算》裡有蠻多很硬的轉折,例如伊森一離開潛水艇,外面就是俄國的「別爾哥羅德號」,結果竟然沒被發現(甚至頭上還戴了個燈)其他還有國防部長跟士兵要槍,一臉要發動政變,結果最後竟然救下總統;冰原上葛莉絲奇蹟似地救到伊森…等等,但還是不減電影的精彩程度~
Btw,這幾天有看到 Do 姐(鄭裕玲)訪問《最終清算》的主要演員,感覺除了賽門,大家都說不太出自己的成長(?)有個 Fun Fact 是因為螳螂女非常喜歡扁酒瓶,才有幫班吉緊急處置氣胸的橋段。
最後是一些聯想的部分,電影中的直升機跟飛機,GTA 玩家如我表示太熟悉了吧!(可見 GTA 的考究 XD,空中追逐的峽谷也有種太平洋標準差事分紅關的即視感)然後結尾伊森拿到了「小夜燈」,根本就是《三體》裡的執劍人(羅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