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影評/心得】《亞瑟:王者之劍》瑞奇一出,誰與爭鋒!

1494588792-2447534914_n.jpg

  這次要介紹的是由《環太平洋》查理漢納、《福爾摩斯》裘德洛主演,《福爾摩斯》英國導演蓋瑞奇執導的奇幻大片《亞瑟:王者之劍》。電影改編自《亞瑟王》和《石中劍》的故事,導演蓋瑞奇用嶄新的觀點敘述這段膾炙人口的史詩。看亞瑟如何從一無所有的街頭少年,成為偉大的王者。

  《亞瑟:王者之劍》的劇情其實還蠻簡單的,但不得不說蓋瑞奇真的太厲害了。首先,原本的石中劍故事中,故事的高潮是如何”拔出”這把劍。但在蓋瑞奇的版本中,把”王者之劍”和”石中劍”的傳說融合,讓亞瑟在前段就因緣際會拔出石中劍。想當然爾,這次真正的高潮不是拔劍,而是轉變成如何駕馭這把石中劍。看亞瑟將它轉化成”王者之劍”,進而證明自己是”王者天生”。雖然故事的細節還是不夠豐沛,但從”獲得”到”擁有”、”被證明”到”證明”的轉變,一樣都是上天的恩賜,蓋瑞奇卻非常巧妙的讓這個傳說有了凡人的血肉,熱血沸騰的同時,更多了一種看神話故事時罕有的作為人的理解。

  《亞瑟:王者之劍》在加入大量誇張又切合中古世紀的魔幻元素的同時,也從沒忘了展現人性的光輝。除了石中劍跟王者之劍意象的融合外,原本輔佐亞瑟的大法師梅林變成了少女法師,成長的魔法森林變成了社會底層的妓院,登上王位的命定變成了一場縝密的反抗之戰,更加入了叔姪間又愛又恨的愛恨情仇。蓋瑞奇雖然用著二十一世紀的影像語言說著中古世紀的故事,但當你發現無論是刑場的逃亡、小鎮的攻防,又或是亞瑟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們都是那麼的真實。所有的偉大都是由平凡的人聚沙成塔,特效雖然極盡浮誇,卻還是能深刻感受到電影下那份人的血性。

  在劇情上,這次的《亞瑟:王者之劍》真的好的超出預期,雖然主角無敵光環還是相當耀眼,但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經典至極的傳說故事,能被巧手翻轉成一場振奮人心的絕命一搏。

King-Arthur-Legend-of-the-Sword.jpg

  講完劇情,再來說說電影技術的部分。在視覺上,蓋瑞奇是一個非常”炫”跟有創意的導演。《亞瑟:王者之劍》中,亞瑟說故事的”動作回放”完美復刻了《福爾摩斯》推理橋段的”動作預測”,幾場武打戲再現了《紳士密令》那種融合扎實硬底子跟慢動作特效的蓋式矛盾武打美感,再加上如《哈比人》般浮誇的大戰場面,超越《刺客教條》的大街跑酷和亞瑟充滿主角光環如動漫一般的光波氣劍。除此之外,蓋瑞奇也大量的用畫面取代台詞,像亞瑟成長街頭的橋段,沒有任何的對白,卻能從蒙太奇式極速剪接日復一日的街頭日常去感受亞瑟成長的過程。蓋瑞奇除了跟自己致敬,也勇於創新。透過這些天馬行空的拍法,蓋瑞奇很成功的在視覺上又替奇幻史詩立下了一個新的標竿。

  配樂方面,從《福爾摩斯》中福爾摩斯跟華生移動時的經典輕快伴奏就可以看出蓋瑞奇在這方面的功力。亞瑟的主旋律用東方中世紀的戰歌為底,聲聲戰鼓加上不列顛群島獨到的風笛點綴。在雙方酣戰之時,腦海中隱隱約約就會有穿著蘇格蘭裙的軍樂隊在後方大張旗鼓的畫面。我覺得華納真的找對人來拍了,大概只有蓋瑞奇這樣的英國導演,才能拍出濃濃英倫風的《亞瑟:王者之劍》。蓋瑞奇也不只把戰歌用在大戰上,當亞瑟和沃帝根(篡位者)的互相指責加上了戰歌襯底,更是僅僅一語卻重逾萬斤的震撼和充滿張力。

  在視覺和配樂都名符其實的是”史詩”等級的同時,蓋瑞奇很反傳統的不用那種正氣凜然的方法來表示反抗軍成員的視死如歸,反而是用輕鬆好笑的手法去展現這種革命情感。不只讓整部片極度緊繃的節奏可以喘一口氣,在莞爾一笑的同時,我也更深刻的被他們的義氣感動。在《亞瑟》中,蓋瑞奇很成功的用視覺、配樂和情感打造了兼具傳統和創新的嶄新史詩。

20170321153719_1_KA-15164r5.jpg

  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亞瑟:王者之劍》的話,我會告訴你這部片真的__(請自行填入)的太爽了。令人目眩神迷的慢動作場面,場場熱血沸騰的酣戰,蓋瑞奇式的幽默再加上神來一筆的史詩配樂。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今年第一部好萊塢光靠爽度就值得進電影院觀賞的電影,況且蓋瑞奇給你的還不只爽而已呢!

柏C的推薦指數:8.8

柏C的2017影評/心得總目錄[點我

歡迎按讚追蹤我的FB粉絲團[點我

>英國的倫丁尼姆(今倫敦市)在羅馬統治時真的有如片頭般的競技場,倫丁尼姆又稱”羅馬倫敦”,為當時羅馬帝國北邊最大的集市。(羅馬時代-西元43年,亞瑟王-西元五~六世紀)

>結尾的圓桌讓人興奮又惋惜,好希望有機會拍下一集…

>本片從構圖就可以看出驚人的3D效果,可惜3D版場次不多,有的話可以好好把握~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