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休息,週六一早天還未亮,我們便搭乘飯店提供的第一班接駁車前往機場。由於是假期的緣故,剛過六點,香港機場外的下客處已經湧現車潮。
附上本次的航班資訊:
當天清晨離港的人潮雖然相當洶湧,然而在安檢線全線開啟下,只花了不到十分鐘就完成檢查。出境後我前往國泰位在 2 號登機門對面的「The Wing 寰宇堂」貴賓室,接待的地勤收了邀請卡便指引我上樓,沒有再要求台北-香港段商務艙的登機證。
進到貴賓室,第一個區域是有 bartender 現場調製酒水,同時供應自助餐點飲料的「長堤吧」。再往內走,則是國泰貴賓室最具代表性的「風味坊」,以及提供多種西式糕點、Häagen-Dazs 雪糕,還有咖啡與港式奶茶的「咖啡閣」。
另外上樓前,地勤有告知貴賓室裡沒有淋浴間。後來查了一下,應該是由於 The Wing 樓下的空間目前正在整修。
在長堤吧選好位置後,我跟 bartender 點了檸檬綠茶,並去後方的自助餐檯夾了一盤西式早餐。這天早上的洋菇超級多汁,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口感,然後(Vivienne 想食嘅)牛角包也相當鬆軟好吃。
「Vivienne 想食」,出自「老表你好hea」的經典橋段:
接著我來到風味坊,試試看香港國泰貴賓室的雲吞麵,和台灣的有什麼不同。相比台北貴賓室的蝦籽湯頭,The Wing 走的是清湯路線,雲吞本身的蝦、肉餡比台北又再脆上一個等級,但麵就沒什麼個性。整體而言,自己會更喜歡台北貴賓室的雲吞麵。
最後用經典的 Mojito,配上在咖啡閣拿的丹麥酥和檸檬泡芙結束這回合。
當天 CX705 使用的 49 號登機門位於主航廈尾端,因此離開 The Wing 後,我們先搭乘航廈內的電車到 40 號登機門附近。下電車後回到離境層,國泰甫重新開幕的「The Bridge 逸連堂」就位在美食廣場下方,預計回程轉機的時候再來體驗這間貴賓室。
抵達登機門時,CX705 已經開始登機。等等要帶我們前往曼谷的 B-LAX 是一架機齡 12 年六個月的 A330-300,配有 39 個可全平躺的商務艙座位與 223 個經濟艙座位,內部代號 33E。
飛機於 8:05 離開登機門,機長廣播前往曼谷的飛行時間為 2 小時 21 分,然而因流量管制,預計要到 8:30 才能起飛。接著空服廣播本次航班為與加拿大、美國、斐濟、曼谷、海灣、蒙古,還有卡達共七家航空公司的聯營航班,絕對是我搭過最多 Codeshare 的一次 XD
後來我們在 8:20 的時候開始滑行,到了跑道起點便直接起飛,沒有排到隊。一看時間,真的剛好是機長先前廣播的 8:30。
這天起飛之後,飛機很快就進入雲層之中。再次看到香港的景色時,我們已經迴轉到大嶼山的另一側,正經過愉景灣,以及坪洲、長洲等離島。
隨著飛機繼續向南爬升,窗外可見澳門的陸地輪廓,與從香港一路延伸過去的港珠澳大橋。
在起飛後大約半個小時,空服組員開始發送早餐,有點心和歐姆蛋兩種選擇。另外除了主菜,每份餐點都有餐包、水果,跟優格。
四款點心的美味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燒賣、糯米雞、蝦餃、牛肉球。燒賣的肉餡飽滿,口感相當 Q 彈,到了蝦餃內餡仍然好吃,但外皮就偏厚偏乾。至於最後的牛肉球,已經有點不知道在吃什麼 XD
而這天的航程中,我接續前一天還沒看完的《SUMMER BLUES》演唱會。雖然這張現場錄音專輯我早已聽過無數次,然而看到「想創」配上逐漸完整、填上色彩的維港手繪圖,以及最後一 part 前搭舞台、練習的縮時,真的超級感動。
香港時間 9:44,越南的海岸線出現在窗外,我們距離曼谷大概剩下一半的航程。
當天下降的時候,我們先飛到蘇凡納布機場的東邊,接著迴轉兩次後降落,走一個 N 字型的進場路線(從右上角開始 XD)。
經過兩次迴轉,隨著飛機的高度越來越低,能看到由遠方的曼谷市區,一路延伸過來的高速公路和機場鐵路。
這天進場的過程相當平穩,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主起落架跟鼻輪流暢地接連落地。落地之後經過 10 分鐘的滑行,我們最終停泊在 BKK 西區的 G4 登機門。
Btw,回程班機用的剛好也是 G4 登機門,然後機長在降落前廣播有特別提到要滑行十分鐘,超級鉅細靡遺 XD

目前所有旅客入境泰國,都要事先在網路上填寫泰國電子入境卡(TDAC)。當天過移民官時有小排一下,後來我們在抵達後 30 與 40 分鐘,拿到了有被優先處理的行李和其他行李。
接下來就是坐 Grab 前往市區,好好認識曼谷啦~(至於在機場上車點亂中有序的體驗,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XD)
→ 台北-香港-曼谷飛行紀錄:
→ 更多飛行紀錄:
1 則留言
當天早上 40 號登機門附近(主航廈西翼)的廁所人潮洶湧(搭航廈電車的時候也是),因為已經接近登機時間,所以我一度在 40-50 號登機門的長廊上狂奔找廁所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