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讀後感

大武山下_龍應台

大武山下_龍應台

#大武山下 #大武山下龍應台
#龍應台 #時報文化 #時報出版

「當你進入最後的、絕對的、永遠的黑暗,從黑暗往回看那有光的地方,你就會知道,其實,我們所有的、所有的人都是--緣那麼淺,愛那麼深。」

總算是趕在農曆新年前看完了手上的書本,沒有將上一年的「負債」,又交由下一年繼承。說來汗顏,從大一的最後一堂「大學國文」修畢後,近幾年除了特定作者、成功人士的書籍之外,自己和臺灣文學之間絲毫沒有一絲絲的聯繫。買下這本《大武山下》的緣起,甚至還是因為手握600元的藝Fun券,讓我可以奢侈地珍藏紙本書,特別是精裝書細緻的觸感、味道和溫度。衝著龍應台的名氣,和第一時間有抓住我的簡短介紹,就這麼再啟了我和臺灣文學之間的緣分。

《大武山下》是龍應台的首部長篇小說,比起情節的曲折,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龍應台還是更以一種「作文」的方式在架構整本書--在看完這個故事後,究竟要將讀者帶往哪裡。以身心「脫臼」,即自認「心永遠走在身的很前面」的主角向「師父」求教起筆,接續的整個故事看似雜亂地一下描繪大武山下形形色色居民的日常生活,老農、工人、獵人、攤販、警察和包租公;一下又發生了看見已逝少女的靈異事件,最後揭曉塵封多年的真相。循規蹈矩、遵循次序的「讀」,這本書或許就像每年總會出現的某些國片一樣,總會在觀看時沉浸在電影營造出的時代或環境氛圍內,而有了些「感覺」或體悟,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淡,越來越淡--那終究不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我是用看的,你是用讀的。你用的是你的邏輯,所以一定有時間先後,有事情順序。」

深受作文考試荼毒的我們,都知道作文最基本、最無聊的架構就是「起承轉合」,《大武山下》是也俗套地將這種架構應用在情節,但同時脫俗地用其回答主角最一開始的「疑問」,將答案一次又一次地寫入每一段看似平常的日常描繪。

「城市,是不值得回去的。鄉村,是回不去的。」

書中劈頭就指出城市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失智村,大家總是日復一日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我們又不甘於這種狀態,總是想著未來要做出的變化,然而「在身體快樂的那一刻,我的心已經滑向荒涼的黑暗想像」。

龍應台的回答聽起來是蠻無聊也蠻老套的:「愛那麼深,緣那麼淺」,在後記中她提到,我們不必整天像政論節目一樣去做一些喧嘩、激動、看似偉大的辯論、宣示,而是更踏實地去感受自然、接觸世界,還有好好生活,似乎可以以「珍惜光陰、及時行樂」一言蔽之。

然而書中「自然」和「停留在十四歲的少女」的對比,讓我對這些老調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水青岡在四百年間結出的180萬顆果實,大概只可以成功孕育出一棵樹,經過了億級的時間尺度,地球上的文明才走到了今天。對比之下,少女的生命脆弱的可以,甫盛放就嘎然而止。

想像一個靈魂,受困在養護中心中年老、力不從心的軀殼,或是生命之光根本已經熄滅;想著未來我要幹嘛幹嘛,卻或許已經沒有未來。規劃是必須的,但這個規劃不須無限的向後延展。不永遠為了某個目標而生活,我們或許才能敞開心房,真正的及時行樂,把握「有光的日子」。

書中少女和主角的互動有點像《靈異第六感》的詭異又溫馨,浸水營古道從日到夜,最後抬頭看到滿天星辰的描述讓我想到《星空》的魔幻。書中對於自然和歷史的描述既細緻又精彩,至少對我來說已知的知識完全正確,又從中得知了更多島上的故事,不管是山上的花花草草、飛禽走獸,還是荷蘭人、原住民在這片土地上做過的事情,頗有溫故而知新之感。對於人物也是,國中生、老農、攤販,都非常符合他們的心智和成長環境,有痛有快,好像真的有這樣一個人的立體感。

在看這本書的初期真的是有好幾次想跳到別的書,因為實在是有點太散文,太破碎,太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了。然而就像是生活一樣,何必永遠,何必全部都要為了什麼遠大的目標,為了塵封的謀殺案而服務呢?何必那麼害怕生活的無意義,害怕「熱即取涼,寒即向火」?*

不計政治上的紛紛擾擾(就像當初有看一小段的台北分享會直播,來賓硬要扯KMT和DPP……),相信龍應台投注自身情感和形象的不知名主角確實會反應出同溫層中的很多困頓。我們竭盡所能地扮演出最好的樣子,規劃著下一步,心裡想著千萬不要踏錯,我們不知不覺地就被侷限住了。「失去過後才懂得珍惜」,就如同書中主角發了一份練習卷給「人頭羊腳」的中學生們和已逝少女,兩者截然不同的答案。而我們又可曾認真想過,如果我們的生命哪一天突然就到了盡頭,他「看」起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 文章完成後又想到在陽台上突然死掉的母雞「紅寶石」,離開又一定有什麼原因嗎?

作者手繪「黃金雨花」透卡書籤:

大武山下_龍應台_黃金雨花透卡書籤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