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香港,我街道》讀後感|港島、九龍到新界,情感真摯的文學散策

我香港,我街道

我香港,我街道

54位跨世代香港作家共同書寫香港街道
以文學留住記憶中的香港
用文字守住自己的街道

  本書源自香港文學館歷時三年的「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收錄五十四位香港作家書寫香港街道的文章,內容依地區劃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章,文類涵蓋小說、散文、詩,不僅寫街道故事,更寫香港的歷史、集體記憶與常民生活,建構出一個風貌繁複的香港,讓讀者得以深入認識這座城市的表象與內裡。

  作家跨世代、作品跨文類,能讀到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西西以細緻工筆描繪居住多年的土瓜灣道,作家韓麗珠寫童年記憶而勾勒出昔日香港社區樣貌,也可讀到作家鄧小樺、鍾耀華描寫反送中運動的香港街道催淚彈布袋彈胡椒槍齊發的實況與感受。

#我香港我街道 #WritingHongKong
#香港文學館 #木馬文化

「往往人們是到街道景物消失了,才感受自己對之戀戀不捨的牽繫。」-鄧小樺《我街道,我香港》

   僅只一個半小時的距離,並使用幾近相同的文字,對於香港,我總是有一份特別的親切與憧憬。而在日常生活中,「港台」也時常被同時提起,或許是距離、文字,或是從這幾年的種種事件中確認到,彼此相近的價值觀與信念。

  然而當真正進入到文集中的一篇篇散文、詩,與小說,我才終於得窺媒體焦點與小時走訪過的迪士尼、昂坪等觀光熱區外,香港更多元、更庶民的不同面向,而這些面向幾乎是不可能在短短幾天的造訪中體驗到的。幸好有地誌文學紀錄下這些面向,我得以打開Google Map,沿著街景揣摩文中的情境與體悟。

  但為什麼是「揣摩」呢?集中許多作品都是發想自一處消失、徹底變化的地景,如起筆自港大鄧志昂樓外兩棵老樹,不只人事全非,景物也終難永恆的《根深》;填海造陸的《馬頭圍道》、《夢迴塘尾道》;舊啟德機場的《土瓜灣道》;還有如同香港新市鎮發展史的《懸崖上的月華街》、《馬會道、龍琛路》。

「我不懂怎樣告訴她這城的習慣,很多事情都臨時,有臨時十年的、有臨時三十年的,最終都躲不開被棄掉的命運。」-方太初《越過鐵絲網去看海》

  隨著城市發展,景物更迭終究無可避免,而香港的政治、人口問題,讓這樣的變換轉動的更快。我們縱使能在Google Map上尋得一點文中舊時景象的蛛絲馬跡,然而終究無法回到作者們記憶中的香港,但我們還能記住我們生活中值得被記憶的生活體驗。

  文集中的另一大主軸,不免是作者對於現況的反思,剖析港英到回歸政治與體制的《原來我們還在玩「天下太平」》;見證公共空間消亡,意見緩衝帶乏人灌溉,終被壓縮的《輓歌-我的公共的菜街》;以比賽拆解香港社會「上流」本質的《艇》;還有極具諷刺力道,巧妙讓社運人士的「昔」與體制要員的「今」兩種身分,在同一地點相隔數十年交錯的《夢迴塘尾道》;最直接的,是譴責元朗白衣人的《這可是我們的家》。

「只要跟著艇做動作;艇比我們用力划時走得更平穩。我感到我們就像一隊木偶,原來當木偶也不錯。」-劉綺華《艇》

  政治和生活從來無法拆分,在《越過鐵絲網去看海》和《浣紗》,也側寫了體制下,人們的從眾與盲目追求。

「就像這城裡的人,都認為往最繁鬧處走,就不會迷失。」方太初《越過鐵絲網去看海》

  而我們都知道,沒有靈魂的木偶早就迷失了。即使跳下了艇,或許我們還是在追求社會認可的「成功」。於是在《浣紗》中,當房仲最後放棄了不斷搬往精華地段的追求,她離開了用金錢、地位和他人比較的遊戲,覺得浣紗街附近的老社區,再也不是那麼的不值得一看。

  以這兩大主軸為基底,集中還有許多風格各異的作品,魔幻時刻的《詩歌舞街的蘑菇》,橫跨時代、夢幻般交錯的《不是流金其實是鏽》,與青春況味的《瀑布灣道》、《鴨腿米粉》。適時的以美好的魔幻時刻,與稀微卻堅定的希望之光,調和時代的重量。

  看完《我香港,我街道》後,不敢說自己就了解香港了,但在這段從港島到九龍,最後於新界漫步的文學散策中,就像不知不覺地走過了一段正反並陳的香港城市發展史,得窺她不斷變化表相下的榮光和晦暗,美好與遺憾。而這些,都源自於作者們對於土地最深刻的情感。

「香港屬於我,此刻當下,將進入永恆」胡晴舫《如果香港不屬於任何人》

所有作品都可以在【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的計劃網站上找到。

我香港,我街道_封底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