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在東涌買完蛋撻,我便搭乘巴士,在 17:50 左右抵達機場。因為剛好搭到車身廣告是家謙的巴士,這時的我還感覺自己的運氣好像蠻不錯的 >”<
上到入境大廳後,我用 C 行段中間的自助報到機印出登機證以及行李條,並在旁邊的櫃檯自助託運行李。過程中有發現航班的登機門還沒出來,但看來是我大意了,完全沒想到 Delay 這個可能。
接著花了不到五分鐘,我已經通過安檢、到達離境區。當天應該是筆電的緣故,我的背包被分到人工檢查台,原本以為要打開再看一次,結果在新系統下,安檢人員只要操作觸控螢幕就能分層檢視裡面有什麼。(不用重塞一次真的太好了)
正因為以上總總,當看到航班的出發時間從 19:20 延誤到 21:00,瞬間有種晴天霹靂的感覺。上 Flightradar24 查了一下,等等執飛 CX464 航班的 B-HPB,由於在前面往返鄭州的 CX952 / CX957 航班便已發生延誤,預計要 19:55 才會回到香港。
考量到航班不太可能提前,我決定先用信用卡進 35 號登機門附近的環亞貴賓室,晚點再前往登機門。
「Is this a Taiwan Card?」
「The new departure time is…?」
這天我是使用台新國泰航空聯名卡的權益,推測是香港版沒有環亞貴賓室次數的緣故,服務人員看到卡片後隨即確認是不是台灣發行的。同時服務人員也詢問了延誤後的出發時間,確保我不會錯過飛機。
貴賓室內空間不大,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包含面向窗外時,左側的餐廳區,
右邊的沙發區,
以及位在中間的取餐區。
餐點內容同樣分為三大類,有冷的如生菜、水果、涼拌小菜,
咖哩雞、炸春捲、現沖湯粉等熱食,
還有不可或缺的飲料酒水。
至於透過桌上 QR Code 下單的現做餐點,都需要以 Smart Traveller 的積分兌換。由於種類不多,這天我基本上全部試了一輪,最推經典的混醬腸粉,跟湯頭相當美味的榨菜雞絲湯粉。
整體而言這間環亞的餐飲選擇,相較 TPE 一航的兩間環亞貴賓室來得少(像是沒有提供包裝飲料),但優點就是可以看到窗外停機坪上來來往往的飛機與作業車輛。
經過休息,我在 19:45 左右抵達北側衛星廊。途經天際走廊時,剛好有一架國泰 B777-300 即將從下面通過。
來到 CX464 使用的 16 號登機門,此時登機門前還沒有任何國泰地勤的身影。不出所料地,半個小時後航班再次延誤到 21:15 出發。
當天執飛的 B-HPB 後來在 20:00 左右抵達登機門,它是國泰接收的第一架 A321neo,在 2020 年 11 月便已加入國泰的機隊,機齡 4 年 9 個月。
Btw,拍照的時候瞄到機組員們仍在空橋上等待,看來還會繼續 Delay Orz(這時已經是 20:52)
航班最後於 21:04 開始登機,而雖然已經延誤將近兩個小時,可是本次航班的組員跟上次自曼谷返港的一樣,沒有試圖引導卡在唯一的一條走道上的乘客,導致登機速度非常緩慢。

登機完成後,機長廣播因來機晚到,代表公司對延誤致歉。21:40 飛機離開登機門,並在 22:02 起飛前往台灣。
當天爬升的過程中,我們首先經過和機場隔海相望的屯門,
在青衣、荃灣上空右轉時,大部分夜空已被雲層覆蓋,僅能從縫隙間窺見璀璨的香港夜景。
當港島出現窗外,意味著飛機即將離開香港。
這天的飛機餐是去年遇到過的雞肉飯,雞肉的醬汁跟印象中一樣十分之鹹,然後明顯加熱過度,鋁箔蓋子燙到不行。
再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飛行,澎湖在左側窗外出現,此時機長廣播我們預計在 30 分鐘後抵達台北。
當天我們一路來到淡水、三芝外海,接著迴轉往桃園機場降落。飛經淡水河口時,一路延伸到市區,而且隱約可以看見 101 的台北夜景,真的超級漂亮。
「多謝你嘅忍耐同體諒。」
降落後,座艙長在進行中文、廣東話廣播的時候,有再次對延誤表示歉意。(外國乘客表示)而很快地,我們已經滑行到 B1 登機門,當天在空橋上開門的,剛好是上次去曼谷時,非常關心我的地勤大叔。
最後,我在航班抵達後約 30 分鐘拿到了託運行李。這次搭乘國泰航空返台,自己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延誤本身,而是從一開始的通知到在登機門等待的時間,一切的資訊都非常不透明。
「快樂時唔要太快樂,絕望嘅時候都唔需要太悲觀。」
借用家謙替《White Summer》下的註解,期待下次搭國泰的時候,國泰可以變回我心目中那個令人放心的國泰航空。Btw,也期待在不久之後,能再次在紅館看場精彩的演唱會 🙂
1 則留言
當天上飛機以後,本來想說終於能充電了,結果位子的 Type-C 插口完全沒反應。後來空服有幫忙重啟,但還是沒電 QQ
另外這應該是我搭過廣播數一數二混亂的航班,不只座艙長從中文、英文,到廣東話都卡卡的,廣播的音量也開得超級大,還有不確定是空服組員或是其他乘客在大聲說話 Orz